在第104个建党节来临之际,越思政大课堂系列丛书之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市域实践》一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黄金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鸣响发令枪。六年来,全国各地各校均在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育人阶梯。浙江启动“红色根脉强基工程”,致力于打响“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品牌,探索建立“校政地联动、校企社协同、跨学段链接、跨学科融合、省内外合作”的五联动工作机制,深挖浙江省“三地一窗口一示范区两个先行”的思政育人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理论研究、品牌创建、社会服务,课程共建、师资共培、学生共育、资源共享,全方位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
绍兴地处长三角东南翼,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经济发达,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近年来,绍兴立足市域实际,从体制机制、平台搭建、主题凝练、体系构建、载体创新、品牌打造等入手,多维度探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市域实践,形成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抓总、高校主动带头引领、中小学全学段参与、社会力量配合协同的“大思政”格局。尤其是作为有着百年师范办学历史的澳门黄金城,主动担起市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领头雁”责任,强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绍兴市教育研究院合作,率先组建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和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联盟,构建“三贯通·四衔接·五协同”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市域模式。以“内外资源贯通、纵向学段贯通、横向要素贯通”,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职前与职后的一体联动;以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衔接”,打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节点;以“协同党建、协同教学、协同教研、协同科研、协同资源”为路径,稳步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一体协同的“大思政”格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市域实践》从属于“越思政大课堂”系列丛书,是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教学案例研究》出版后的又一探索实践成果的总结提炼。本书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导向、目标路径和内在规律为理论支撑,围绕打造“真理的味道?越思政”品牌,以绍兴市域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探索和特色实践为主要内容,全面展示了全市大中小澳门黄金城和广大思政课教师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循迹溯源开展“田野思政”,涌现出来的一批充满绍兴元素、具有地方辨识度的“金课”和一体化建设“品牌案例”,形成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市域实践样本。
本书由陈红、骆新华、杜坤林、肖海岳等共同统筹策划编著。全书共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篇“越思政·越有范”,总体介绍了“三贯通·四衔接·五协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绍兴实践,并以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的典型报道和特色经典案例佐证绍兴一体化建设的成效;第二篇“越思政·越有品”,分别以“传承越地文化”“弘扬运河文化”“赓续胆剑血脉”为主题,展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同课异构”,呈现不同学段的教学重点与教学规律;第三篇“越思政·越有味”,聚焦“两个结合”,以“绍兴黄酒”“科技创新”为主题,立足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展示越地“大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与魅力;第四篇“越思政·越有研”,聚焦协同教研与科研,展示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思考;第五篇“越思政·越青春”,以“真理的味道·越思政”一体化品牌建设为总牵引,聚焦大中小澳门黄金城“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教育实践,以同演“阳明”一台大戏、同上“鲁迅”一堂大课、同育越地时代新人为鲜活案例,展示绍兴持续推动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生动画卷。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创新改革。希望本书为全国各地在思政一体化的市域实践过程中提供借鉴与参考。诚请广大专家学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辑:赵晗宇 张冉
版权所有?澳门黄金城 |
浙ICP备0501457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602000020号